逆序推理法,也叫逆推法或倒推法.简单说,就是调过头来往回想.
例1 老师心中想了一个数,对他的学生说:“给这个数加上9,再取和的一半应是5.”他叫学生们把这个数算出来.你会算吗?
解:用逆推法求解,就是这样想:因为老师想的数加上9后之和的一半是5,那么和就应是 5×2=10;再往前逆推,在没有加上9之前应是10-9=1,这就是老师心中想的数.
让我们再从另一种思路去想:
首先,把老师想的数用□代表,顺着题意列式应有:
(□+9)÷2=5,我们可以叫它做顺序式.
然后,再把前面的逆推过程写成算式,就应有:
5×2-9=
①顺序的运算结果(或最后结论)是逆序式的已知数据(或起始条件);
②顺序式中除以2变为逆序式中乘以2;
③顺序式中加上9变为逆序式中减去9;
④顺序式中起始未知数变为逆序式中最后运算结果;
总之,逆序式恰为顺序式的逆运算.
这就是逆推法的由来和实质.
例2 某数加上6,乘以6,减去6,除以6,最后结果等于6.问这个数是几?
解:依题意,写出顺序式,再接着写出逆序式,
[(某数+6)×6-6]÷6=6…顺序式
(6×6+6)÷6-6=某数…逆序式
经计算可知“某数”=1.
例3 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.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玩具,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,最后还剩下3角钱.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?
解:可以这样倒着想:小勇最后剩下3角钱,在买书之前的钱应是3角+1元5角=1元8角.这个数目是他买玩具后剩下的,买玩具前的钱数应当是:1元8角×2=3元6角.这就是妈妈给他的钱数.
若画出下面的图就更清楚了.
例4 小亮拿着1包糖,遇见好朋友A,分给了他一半;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,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;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,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,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.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,小亮那包糖有几块?
解:采用逆推法--从最后结果往前倒着推算.小亮最后手里只剩下一块糖,这是分给C一半后所剩的数,则知遇见C之前小亮有糖:
1×2=2(块).
同理,遇到B之前有糖:2×2=4(块).
遇到A之前有糖:4×2=8(块).
即小亮未给小朋友前,那包糖应有8块.
例5 农妇卖蛋,第一次卖掉篮中的一半又1个,第二次又卖掉剩下的一半又1个,这时篮中还剩1个.问原来篮中有蛋几个?
解:
逆推:篮中最后(即第二次卖后)剩1个;
第二次卖前篮中有(1+1)×2=4个;
第一次卖前篮中有(4+1)×2=10个;
即篮中有10个蛋.
例6 某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,每天扩大1倍,2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,问若只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多少天?
解:倒着想.若是今天睡莲把整个池面遮满了,那么昨天睡莲只遮住了水面的一半.今天是第20天,昨天就是第19天,也就是说睡莲遮住一半池面需19天.
例7 文化用品店新到一批日记本,上一周售出本数比总数的一半少12本;这一周售出的本数比所剩的一半多12本;结果还有19本.问这批日记本有多少?
解:
由图上可见本周未售出时的一半是:
19+12=31(本);
本周未售出时的总数是:
31×2=62(本);
总数的一半是:
62-12=50(本);
总本数是:
50×2=100(本).
列出综合算式:
[(19+12)×2-12]×2=100(本).
答:这批日记本共有100本.
例8 现有一堆棋子,把它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;取出其中的两份又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;再取出其中的两份再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.问原来至少有多少颗棋子?
解:题中有“至少”这一条.
用逆推法从最后的最少棋子情况逆推.先画线段图依次表示分棋子的过程,见下图:
假设第三次分时,三等份中每分是1个棋子(最少),
则此次分前应是3+1=4个;4÷2=2,则第二次分前应是2×3+1=7个,注意7是奇数(第二次分前的棋子是第一次分后的两份,应是偶数所以不应是7,可见前面假设不对).
再假设第三次分时每等份是2个棋子,也不行.
又假设第三次分时每等份是3个棋子,则有
3×3+1=10;
10÷2=5,5×3+1=16;
16÷2=8,8×3+1=25;
∴原来有棋子至少是25个.
逆序推理法,也叫逆推法或倒推法.简单说,就是调过头来往回想.
例1 老师心中想了一个数,对他的学生说:“给这个数加上9,再取和的一半应是5.”他叫学生们把这个数算出来.你会算吗?
解:用逆推法求解,就是这样想:因为老师想的数加上9后之和的一半是5,那么和就应是 5×2=10;再往前逆推,在没有加上9之前应是10-9=1,这就是老师心中想的数.
让我们再从另一种思路去想:
首先,把老师想的数用□代表,顺着题意列式应有:
(□+9)÷2=5,我们可以叫它做顺序式.
然后,再把前面的逆推过程写成算式,就应有:
5×2-9=
①顺序的运算结果(或最后结论)是逆序式的已知数据(或起始条件);
②顺序式中除以2变为逆序式中乘以2;
③顺序式中加上9变为逆序式中减去9;
④顺序式中起始未知数变为逆序式中最后运算结果;
总之,逆序式恰为顺序式的逆运算.
这就是逆推法的由来和实质.
例2 某数加上6,乘以6,减去6,除以6,最后结果等于6.问这个数是几?
解:依题意,写出顺序式,再接着写出逆序式,
[(某数+6)×6-6]÷6=6…顺序式
(6×6+6)÷6-6=某数…逆序式
经计算可知“某数”=1.
例3 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钱去买东西.他先用这些钱的一半买了玩具,之后又买了1元5角钱的小人书,最后还剩下3角钱.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?
解:可以这样倒着想:小勇最后剩下3角钱,在买书之前的钱应是3角+1元5角=1元8角.这个数目是他买玩具后剩下的,买玩具前的钱数应当是:1元8角×2=3元6角.这就是妈妈给他的钱数.
若画出下面的图就更清楚了.
例4 小亮拿着1包糖,遇见好朋友A,分给了他一半;过一会又遇见好朋友B,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;后来又遇到了好朋友C,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C,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.问在没有分给A以前,小亮那包糖有几块?
解:采用逆推法--从最后结果往前倒着推算.小亮最后手里只剩下一块糖,这是分给C一半后所剩的数,则知遇见C之前小亮有糖:
1×2=2(块).
同理,遇到B之前有糖:2×2=4(块).
遇到A之前有糖:4×2=8(块).
即小亮未给小朋友前,那包糖应有8块.
例5 农妇卖蛋,第一次卖掉篮中的一半又1个,第二次又卖掉剩下的一半又1个,这时篮中还剩1个.问原来篮中有蛋几个?
解:
逆推:篮中最后(即第二次卖后)剩1个;
第二次卖前篮中有(1+1)×2=4个;
第一次卖前篮中有(4+1)×2=10个;
即篮中有10个蛋.
例6 某池中的睡莲所遮盖的面积,每天扩大1倍,20天恰好遮住整个水池,问若只遮住水池的一半需要多少天?
解:倒着想.若是今天睡莲把整个池面遮满了,那么昨天睡莲只遮住了水面的一半.今天是第20天,昨天就是第19天,也就是说睡莲遮住一半池面需19天.
例7 文化用品店新到一批日记本,上一周售出本数比总数的一半少12本;这一周售出的本数比所剩的一半多12本;结果还有19本.问这批日记本有多少?
解:
由图上可见本周未售出时的一半是:
19+12=31(本);
本周未售出时的总数是:
31×2=62(本);
总数的一半是:
62-12=50(本);
总本数是:
50×2=100(本).
列出综合算式:
[(19+12)×2-12]×2=100(本).
答:这批日记本共有100本.
例8 现有一堆棋子,把它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;取出其中的两份又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;再取出其中的两份再分成三等份后还剩一颗.问原来至少有多少颗棋子?
解:题中有“至少”这一条.
用逆推法从最后的最少棋子情况逆推.先画线段图依次表示分棋子的过程,见下图:
假设第三次分时,三等份中每分是1个棋子(最少),
则此次分前应是3+1=4个;4÷2=2,则第二次分前应是2×3+1=7个,注意7是奇数(第二次分前的棋子是第一次分后的两份,应是偶数所以不应是7,可见前面假设不对).
再假设第三次分时每等份是2个棋子,也不行.
又假设第三次分时每等份是3个棋子,则有
3×3+1=10;
10÷2=5,5×3+1=16;
16÷2=8,8×3+1=25;
∴原来有棋子至少是25个.